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4章 86. 雎鸠 (第2/2页)
。 天气转凉了,熬油结束了。 钱江业余学校的通知书来了,定于九月下旬中文大专入学笔试、口试。笔试课目有语文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数学。阿明为了迎接考试,一门心思投入到复习中去了。 为了做好国庆期间的供应工作,节前有些团员、青年要下乡去组织货源,还要送温暖、搞卫生,忙得不可开交,所以没有去外面跳。 国庆节一过,大专录取通知书来了,定于10月19日开学,书费4.79元(自费),学费20元(单位报销),每周一、二、四、五上课。 10月16日晚七时,学校召开了“庆祝中文、英语大专班正式开办”座谈会。中、英文学员济济一堂。在热烈的掌声中,詹少文校长、中文班主任杭大(今浙大)朱宏达副教授及英语班主任先后讲了话,随后中、英文各四名学员也发了言。 “‘文革’十年,我们在座的人没能好好地读书,这无奈的荒废,在夜校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中基本上弥补了回来。在今后四年1704课时全日制大学同类的中文专科学习中,我们决心按照高标准、严要求,孜孜不倦,刻苦学习,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待。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文凭,更要的是文化知识,有了文化知识,就能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!” 阿明激动万分地说了不少,大家的鼓掌使他的心潮更加澎湃了。 锡顺从厂里分到了在红门局的一间别人腾出来的8个平方的小房子(厨房共用),老大一家三口人就搬到那里去住了。也许太孤单了,也许家里七堆八堆的事儿没个商量的人,莲子去了仓库好几次,吵着闹着要老公回来住。锡顺没办法,只得卷起脏不拉几的铺盖回来了。 老大搬走的时候,弟弟们恳求来,恳求去,只得留下了一只14吋的黑白电视机。 10月19日是激动人心的日子,而10月18日更令阿明一夜无眠。 这一天晩上,中国足球队在第12届世界杯亚太赛区决赛中,以3∶0战胜科威特队。在第一场与新西兰的对阵中,主力球员容志行被踢伤缝了八针,缺了一场比赛,这场刚拆线上场,就为中国队进了一球。 “冲出亚洲,走上世界!” “战胜沙特,进军西班牙!” “为国争光,振兴中华!” “。。。。。。” 电视机是放在门口看的,围着不少邻居,当终场哨声响起,劳动路上口号声、鞭炮声震耳欲聋。据说大专院校的学生深更半夜还在大街上狂欢。 这是阿明第一次对中国足球感上了兴趣。 老三也被钱江业余学校英文大专录取了,他是在淳安插队落户时自学的,回城后在夜校补习。他和阿弟一样兴奋,两人偷偷打开啤酒,捞了几把花生,像一对活宝似的,喝得稀里糊涂。 大专第一堂古代文学课,上的是《诗经?关雎》。朱宏达老师左手总是放在背后,右手高高举着书本,声音抑扬顿挫,讲得很简洁,很少在黑板上写字。 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州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。。。。。” 一放学,阿明差不多就能背出来了。这优美的诗儿马上令他联想到了阿琴。 阿琴跳舞时的狂野,似在发泄憋积心头的怨郁,那时尔朝阿明投来的一瞥,所流露出来的眼神则似乎是得不到他的和鸣而失望。 阿明也曾把“风儿”想成了自己,那天水池边阿琴的一番表白,也暗示着“风儿”并不是她老公,而是另有其人。 这人是谁呢?除出阿明,还会是谁? 一开始他不敢这样想,因为婚外情他还不甚懂,而阿琴也不像个馋星婆。但是,这约他位儿是明摆着的,那诗儿也已表露无遗了。 阿明一路走着,一路想着。 “关”——雌鸟在求欢。 “关”——雄鸟在和鸣。 他忽然悟准了,心乱似云,爱欲如潮,脑窍似乎被情斧劈开了,刹那间瀑泻下三千尺的诗珠儿。 “邓格拉斯!邓格拉斯!”他这样骂着自己,血涌心热脚步儿都加快起来了。 一回到家,他便摊开纸儿,面对窗月,提笔写了起来: 并蒂莲 风儿走进池湾, 留连在粉红的梦幻, 不忍拂动, 月下同心的花瓣, 只能一声轻叹, 默默走向岭的那一边。 当风儿转过身来, 一片花瓣飘落在尘凡, 随波飘向孤单, 这一晚风儿明白了, 没有薰风浪漫的呢喃, 那一片将沉入冷冷的思念。 【注释】 1暗罗罗:杭州话,暗地里、偷偷摸摸之意。 2数微子:杭州话,数量非常少、稍微一点点之意。 3丫丫舞:本指小孩舞蹈,此指乱跳舞,跳得很差。 4花七花八:花心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