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三章 石家庄 (第2/3页)
看一看,闲不住就擦茶几,来来回回擦了六遍,烦的张老汉跳脚。 女儿的婚事,让老两口真是犯了大愁,上了真火。 张老汉甚至想,当初要是让女儿嫁到深圳去,也未必不行啊。 这几年,深圳的建设和变化情况老在电视上播放,一天一个样,国家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不可动摇,传言总设计师今年可能要去深圳哩。 要是当时,唉,要是当时丫头嫁过去,总比现在这样,高不成低不就的拖着,他张家都快成了邻里街坊的笑料,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儿子这几年也不省心,儿媳妇生的厉害,把儿子管的死死地,可没有没结婚前的精气神了。虽说不和工友们胡吃海喝,打牌乱混,但也没见他有啥特别的出息,哼,生了小孙子,竟然抱给姥姥姥爷带,宝贝孙子一年见不着几天。 可恶。 莫不是他和老伴成了飞行员,见孙子要用时长来计量。 张老汉越想越气,气喘地呼哧呼哧的。 又想到今天来的这个黄怀德,女儿说是什么在深圳认识的朋友,男的。 男的朋友,莫不是男朋友,他知道了,这几年女儿没少给深圳那边寄信,原以为和那姓田的好小伙断不了线,没想到不是,是另一个,据说是个医生,儿子说长的不赖,家里的光景比姓田的好上十几倍都不止,人不错。 老天爷,若真的是这样,人家若是能看上自家丫头,那赶紧嫁了吧。 老姑娘,在眼下这个时景,可总被人指点的,有的甚至怀疑自家丫头是不是有病,可恶。 真是可恶。 好好的,竟被人这么说。 张老汉想起这些,气更加不顺当。 这几年,虽说大伙的生活水平渐渐上来了,可他的精神生活反而越活越回去。 人到老年不如狗,还是条老狗! 呸! 老伴也不容易,拉扯着一大家子,还得应承着娇气的儿媳妇,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媒人给女儿安排人相亲。 老天爷。 张老汉急切的想见到女儿的朋友,只要那人不是很凑包,那就快快的把女儿嫁走。 他年轻时候可是个强人哩,这些年真是受够了邻里街坊的说教。 真他娘的憋火! 终于,门外响起了敲门声。 儿子回来了,女儿回来了,那个后生也来了吧! 张老汉一看到黄怀德,心情立刻舒坦,好像是闷热的夏天去冰凉的河里打了澡,浑身上下都熨帖。 眼前的后生,有个儿,长的真俊,气质也不错,配得上自家丫头。 老伴更是喜笑颜开,招呼着黄怀德屋里坐,倒上茶水,几人便拉起家常。 张老汉没有去过比江苏更南的南方,仔细的问着那边的风土人情,听黄怀德介绍的时候,砸吧嘴,津津有味;张霞抿着嘴,中间插了几句话;张勇出去接媳妇,一大家子就在老张家吃了午饭。 到了下午,黄怀德睡了一个小时后,在张霞的带领下,来到石家庄的市区转了转。 张勇给他拿了件黑色的大袄,试了试挺合身,到了路上的寒风里,不觉得像之前那样寒冷。 张霞穿了身深蓝色的长袄,梳着流行的妇人发髻,脸色白里透红,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成熟稳重。 两个人并排走着,穿过人流,穿过冰雪的清巷,从那条惯常上学校的小路经行,老大爷的生意多元化了,加了修鞋一项,当他看到张霞和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男子有说有笑时,本来朝鞋底钉去的锤子,失手砸在自己的大拇指上,疼的哎吆哎吆。报刊亭的老婆婆,停住打毛衣的一双手,慢斯条理的带上黑框镜子,冲着两人瞄来瞄去,好像在看什么稀有的动物。 “这几年怎么样?”黄怀德轻声问着,他从她布满血丝的眼里,能够看出,她一定过得不好,很不好,但忍不住还是要问。 这姑娘,也曾是他的梦里人。 是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里,突然冒出的思念。 张霞步伐轻快,低头看着脚下的路,路面有薄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