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走过_第1章苦乐童年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章苦乐童年 (第2/2页)

哥管凌宇的疼爱、关心下开始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。
  管家湾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农村小村庄,据《管氏族谱》记载:700年前,始祖管万一为躲避元朝战乱,翻山越岭,跋山涉水,从福君省光明县迁到管家湾村,看到这里山清水秀,田野广阔,于是他决定在此定居,以养鸭为生,兼种几亩薄田。经过二十多代的繁衍发展,如今,管家湾有38户人家,全部姓管,300人不到,人多田少,人均只有一亩五分田,农村实行的是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,社员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。因此,大部分时间,整个管家湾生产队130个劳动力一起劳动,一起品尝生活的苦与乐。
  时至1978年,广东等沿海一带正在进行改革开放,搞活国民经济,而管家湾,和全国很多农村村庄一样,依然实行集体制分工,吃“大锅饭”,一年到头难有什么积蓄,生活状况难以改观,管运来、詹小芳到田地劳动时,总会带着管凌天与管凌宇两兄弟去,因为家里只有一个生病的老祖母,无法照看兄弟俩。在收割稻谷、插秧、种豆的季节,管凌天喜欢和哥哥管凌宇及村里其他小伙伴在广阔的田野上捡谷穗,捉迷藏,挖泥鳅......累了,就躺在田埂上美美地睡上一觉。这时,父母亲也会拿着一壶水过来给他们喝水,要是活干完了,还会给兄弟俩讲个故事,因此,全家其乐融融,管凌天觉得每天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很有趣。
  管凌天和村子里别的孩子一样,每天吃啊玩啊,能吃会睡,长得胖乎乎的,讨人喜欢,他特别能吃,饭量大,其实那时候农村条件很差,家里也基本上没开过荤,只是过年过节或者来了什么重要的客人,管运来才会从两里外的右坊公社买个一斤肉回来招待一下。管凌天也不在乎有没有肉,一天要吃七、八顿,经常是用豆油(酱油)伴饭,吃得却非常有味呢,吃饱了,不过半个小时,就要拉大便,拉完就大睡一场,每天几乎如此,这让管运来很是生气,怀疑瞎子叔算命是否在忽悠他,这样子下去,他这个儿子怎么看今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,简直就是一个能吃会睡的大草包啊。
  个别邻居也不怀好意地对管运来说:“你家凌天好会吃啊,一天吃七、八顿饭,快赶上我家一头猪的食量,这样下去还不把你家吃穷了!”管运来只好点头称是,其实心里难受得很。
  1980年,这年6月第二个妹妹管凌兰出生,如今管运来家里已是6口人吃饭了,大儿子管凌宇正在读小学2年级,成绩还算不错,大女儿管凌梅才三岁,因此,家庭负担很重。
  一天,管运来坐在家门口唉声叹气,老婆詹小芳走过来,关切地问道:“你个大男人大白天的不去田地干活,坐在这里叹什么气啊。”
  管运来又“哎”一声,说道:“老婆,你看,现在我们家有6口人吃饭啊,光靠我们一年到头挣工分,恐怕难以维持啊,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?”
  詹小芳一听,也不知所措,只好抹眼泪,是啊,全家6张口要吃饭,这日子真难过下去。过了几天,管运来和老婆詹小芳商量,趁着现在生产队上没农活干时,偷偷养几头猪、几十只鸡鸭,到过年时卖掉换钱补贴家用。当然,他们也知道,那时“割资本主义尾巴”的不良影响还存在,但为了生活,只好冒一下险了。
  管凌天似乎知道了家里的困难,也开始帮父母做些事情,比如,他会跟着母亲去打猪草,帮着父亲到菜地种菜。好像到现在管凌天一下子变聪明起来,他居然会背《悯农》等几首诗,能说出1至20的数字;会主动叫村里的爷爷、奶奶、大伯、叔叔、阿姨等,叫得很甜,大家都喜欢抱起他亲一下;父母叫管凌天送还借的生活用具,他总能准确无误地送到用具主人家,虽然只到过主人家一两次,主人感到很惊奇;还有一个怪现象,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,管凌天喜欢经常去村子里仓库的小学偷听花老师讲课,有时一年级的同学回答不了的问题,他在窗户外正确回答了。
  花老师很是惊讶,多次找到管运来夫妇,对他们说道:“你家凌天聪明,是块读书的料,我看你们还是让他早点上学,千万不要耽误了。”
  管运来一听很高兴,连忙说:“好的,下学期我就送凌天去上学,还得麻烦花老师你了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