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锦衣玉令 第952节 (第2/2页)
。 “大师今日造访,不知是为何事?” 觉远穿甬道而来,满额的冷汗,一看风灯照耀下的密室,他脸上表情突变,更显惊慌。 “殿下这是要做什么?” 赵胤抿了抿冷薄的唇,没有说得太清楚。 “救人。” 远居庆寿寺的觉远禅师并非全然不知朝堂大事。 白马扶舟挟兵自重,拥立楚王赵焕登基不成,被赵胤逼得退守皇城,便挟裹了时雍与赵胤两相对峙,这些事情,他早已知情。 可是看到眼前的一切,他内心仍是隐隐不安。 “殿下可是要从此处潜入皇城?” 赵胤反问:“大师知晓皇城有密道?” 觉远沉了沉眉:“先师在世时,老衲略有耳闻。” 略略迟疑,他又抬起脸来,两条长眉在赵胤的目光中微微抖动,“不过,依老衲之见,此举不妥。” 赵胤道:“有何不妥?” 觉远道:“此密道本是先帝当年为晋王时,旧府邸所造。后来,先帝从应天府迁都至新京,在原晋王府旧址扩造皇城,先师就曾谏言,天子居所,当以严密为要,地下有道,一是不谨慎,二是有损龙脉,当以封填为要。后来先帝并未纳谏,甚至念及叔侄之情,放纵废帝由此逃生……” 觉远说到此处,长长叹一口气。 “当年先师为此与先帝怄了好久的气。还对老衲说,孽根不除,必有后患。暗道不填,恐出祸端。后来听说先帝将此道封堵,不许人开启,先师这才松了一口气……数十年过去,如今老衲得闻通宁远葫芦寨一事,不胜唏嘘。” 赵胤沉下脸。 觉远道:“先师行通神明,诸子百家无一不晓,一生为大晏江山筹谋思量,断不会信口开河……孽根不除,必有后患已然验证,这后一句,令老衲细思极恐……” 不仅他恐,旁边的人,听到也害怕。 这老和尚早不来,晚不来,这个节骨眼上从庆寿寺跑过来,也当真是巧。 “还有一事,老衲必告与陛下知晓。” 赵胤脸上没有什么情绪,只道:“大师但讲无妨,本王洗耳恭听。” 觉远手抚紫檀串珠,微阖眸子,那模样在地下暗道的风灯光线里,有种说不出来的诡谲。 “老衲昨夜云台观星,发现天枢南移,舍其宿而行。紫薇暗淡,光色被掩,可见黑气萦绕……” 赵胤问:“会如何?” 觉远不看赵胤的脸,语气远不如方才镇定。 “天枢乃北斗主星,老衲以为南移不详。此天象意喻会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……” 不可能发生的事? 赵胤眯起眼,又听他道:“而紫微所指更是帝王帝业和社稷江山,光芒被掩,黑色萦绕,意喻我大晏基业恐有灾祸呀……” “大师。”赵胤看着他,“灾祸已经发生了。” 觉远被打断,瞠目看着赵胤,却听他冷哼一声。 “白马扶舟挟持人质,据守皇城为非作歹,于大晏而言,岂非灾祸?” “殿下……”觉远眼眶发热,喊一声佛号,低低道:“故此,殿下更是应当谨慎,此密道非万不得已,不可启开,引来劫难啊。” 赵胤侧头看着觉远。 “多谢大师示警,本王自有分寸。” 说罢赵胤转头,又问白执。 “几时了?” …… 隔着数丈距离,密室上方的废旧宫殿中,时雍已是焦灼一片。 祁林带来的人已经将废殿包围。别说是人,鸟都飞不出去一只。除非他们能遁地,不然是决计逃不出去的了。 好在,祁林将人围在里面,便不像方才那么着急了,一面令人持刀撞门威胁,一面好言好语地劝说他们投降,与他一起“坐拥天下,共享这盛世江山”。 这个人实在精分,时雍受不了了。 不过,目前邪君不想让他们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