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衣玉令_锦衣玉令 第96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锦衣玉令 第964节 (第2/3页)

,“火里?”
  赵胤嗯一声,看时雍面色发红,嘴唇却越发乌紫,不由担忧地扶住她。
  “怎么了?镜子有何问题?”
  从见到赵胤开始便一直是兵荒马乱的状态,时雍没有来得及告诉赵胤这些详情,虽说她对“镜子捆绑灵魂”的说法半信半疑,但看到镜子被焚,心下仍是恐惧到了极点,不由脱口惊呼。
  “王爷。快,快让人救火,找镜子——”
  ……
  宫中那场恐怖的大火,后来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。
  时雍在火场被赵胤抱回无乩馆的时候,脑子已然恍惚。
  这些天,经历了太多的事情,令她心绪不宁,难以安睡。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,那一夜,她身子忽冷忽热,手足冰凉,时不时惊惧颤抖,半梦半醒间,全是一些光怪陆离的景象。
  太医来看过,只说“热病者,恐是邪湿入体”,开了方子煎熬服下,不见起色,赵胤便整夜将她抱在怀里,听她说着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胡话,这般辗转到天明,时雍才渐渐恢复起清明,身子火烤一样的温度,也慢慢回复。
  在赵胤担忧地问起时,她笑了笑,以一句话总结了生不如死的一夜。
  “如踏过烈焰,在阴曹地府里走了一遭,幸好,又捡回一条命来。”
  只是,这一夜熬过去了,不知以后,又会如何?
  赵胤将她搂入怀里,紧紧地抱住,一言不发,也不放手,就好像只要他放开手,时雍就会从他指尖流走一般,让时雍好一番笑话。
  “王爷何时也这么胆小了?”
  赵胤黑眸深深看入她的眼睛,情绪全化在眸底。
  “从认识你之后。”
  一个人的时候,纵是九死他也从无畏惧。可能让一个男人改变的,无非是心里有了放不下的人,于是,便有了软肋,有了惧意。
  窗外寒风阵阵,又一个冬天来临。
  时雍偎有赵胤的怀里,看着他眉梢眼底的情绪,很想对她笑一笑,可是嘴角扬起来,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笑容,有些苦涩,迷茫又无奈。
  ……
  后来的后来,关于大晏朝这一段宦官弄权导致的皇城记忆,也仅见于民间野史,而大晏官方史册上难寻轨迹。即使后来的人们翻遍史书,与此有关的也不过寥寥几句。
  史载:东缉事厂都督白马楫擅专弄权,私植党羽,勾结外族作乱,趁光启帝北征之际,篡改帝训、独霸朝纲、屠戮宗室、利欲熏心、废太子而立楚王、祸国殃民。数日后被太子讨伐,死于宫中大火。
  几句话总结了这一场政变,也总结白马扶舟的一生。
  但后世修订大晏史书的官员发现,在下一任晏帝赵云圳主持修订的史册上,给予了锦城王赵胤极为正面的评价。说他不远千里自锦城返京,助光启帝北伐,讨蛮匪,诛逆贼,战功赫赫,是为国之柱石,其功勋之卓绝,光启朝无人能出其右——
  史书是为记当时事,供后人评。
  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《晏史》,除了或善意或惋惜地调侃锦城王赵胤“娶悍妇、惧内矣”,对他的个人功劳大多也是正面评价。
  甚至有专门研究《晏史》的史学家认为,若非有赵胤这样的帝师,没有赵胤为大晏整顿吏治、惩治贪腐、革除弊政、在锦城创后来让大晏效仿的税收、田地等新政,整肃了制度,为大晏中兴垫定了基础,就不会有后来的晏宣宗赵云圳的“宣光之治”,不可能造就赵云圳横扫四合,中兴晏室,实现大统一的兴盛局面,更不可能有大晏往后一百多年的繁华和安居乐业。
  不过,不知出于什么原因,与赵胤相关的记载不多,如此,也就造就了一个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历史人物,赵胤从锦衣卫到封王拜相这波澜壮阔的一生,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