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_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7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73节 (第1/3页)

杨大芳道,“具体多少我不知道,我可以带你去地里看看,到时候现挖,可以保证仔姜够新鲜。”
  “走,我们看看去。”
  赵有信听说有仔姜出售,心里是乐开了花,原来他四处跑车,又不比堂哥赵胜礼的财势,他主要赚钱的项目,便是通过熟人介绍,卖一些时鲜的蔬菜。
  由于农人都拿了土地去种粮食去了,姜这些种植的人便少了,而仔姜这种调味品,也算得上是上一门药材,不但民间的人们平时做汤做菜离不开姜,很多中药也要姜的,这就导致姜的价格被炒得飞起。
  仔姜拿来做菜,那是真的很难得的一道美味,只要车子拉到一些不盛产姜的地方,仔姜的价格竟然和猪肉的价格差不多了,也到了一员三毛一斤的价格。
  现在谁有仔姜谁就是个香馍馍,赵有信正愁着没门路收购姜呢,杨大芳这里就有仔姜出售,这让他怎么不高兴呢?
  当亲眼看见一大片的姜林,赵有信高兴得差点没飞起。
  辣椒酱刚刚卖出去,他的熟客总要吃一阵才能进下一批的货物,但是现在,他能捎带仔姜去赚钱啊。
  当即,啥也不说,两人开始谈价格。
  最终,杨大芳以七毛一斤的价格,把所有的仔姜都卖给了赵有信。
  说好价格以后,杨大芳就找人前来帮忙挖仔姜了。
  挖仔姜一天三元钱,包饭菜,村子里的人都愿意来给杨大芳干活,杨大芳找了老余头等人来帮忙干活,一个下午下来,就挖了小山一样的仔姜。
  杨大芳看着还有一半仔姜没挖呢,忙道,“赵有信同志,如果全部挖出来,你能都卖掉吗?你要知道,如果卖不掉,并不能保存太久。”
  赵有信道,“你放心,那肯定能的。”
  既然赵有信这么说了,剩下的地,杨大芳肯定让人第二天一起挖了。
  桂花嫂子,村长家,谭大舅夫妻等人,因早春的时候见杨大芳种植姜,也跟着种了部分姜,现在见仔姜竟然真的可以卖钱,而且价格还不低,一群人都给乐坏了。
  当即,就按照七毛一斤的价格卖给了赵有信。
  赵有信第二天下午就装上这些仔姜,直接进江城了。
  在江城,赵有信找到堂哥赵胜礼,让赵胜礼帮忙找门路,赵胜礼自然是个门路广的,笑盈盈的答应了下来。
  转头,赵胜礼叼了一根烟,带着堂弟去国营饭店吃饭。
  虽然两家的血脉有些远了,赵有信的爷爷和赵胜礼的爷爷才是亲兄弟,而赵胜礼这边,由于赵胜礼的父亲早年参军,成为老革命,连带的,赵有信的父亲等人,身份都变不同,和赵胜礼家里便逐渐拉开了差距。
  不过,虽然赵胜礼家里有钱,但是赵胜礼对赵有信这个隔房的堂兄弟还是不错的,赵有信的这个司机的工作,还是赵胜礼帮忙找的。
  赵胜礼道,“现在弄仔姜可不容易,都种粮食呢,没人种那玩意,你这仔姜哪来的?”
  “我在杨大芳同志那收的。”
  赵胜礼一听这话,不由挑眉,道,“就是羊角镇那个杨大芳?”
  “是呢。”
  “上次的竹笋,辣椒酱之类,也是在她那收的?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“倒是和普通的农妇不同。”
  “哥,人家还养了不少的鸡鸭呢,还弄了个山头,一边种木耳,一边养山猪。”
  “能赚钱?”
  “哥,你可不要小看这些农产品,上次我一次收购了六千瓶辣椒酱,她一次也赚了好几千,等这批货出去,我又得从她那收辣椒酱。”
  “行,好好干着。”
  赵胜礼看不上这点小利润,但是看堂弟高兴,也静静的听着。
  等兄弟两人吃了一顿饭,赵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