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_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7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73节 (第2/3页)

胜利回到厂里,给人打了几个电话。
  江城一共有两千多万人口,赵胜礼这一车的仔姜,都没有出省,就被赵胜利弄了一批的礼物盒包装好,一箱一箱拿去送礼,送走了大半。
  现在仔姜贵,有钱也难购买到,老江城人都爱仔姜那个味,而出了省,也有不少人爱吃仔姜这个味,经过赵胜礼精致的包装外盒后,这些仔姜一盒子十斤,但是他一盒子,对外出售却卖三十元一盒。
  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仍旧不富裕,但是仍旧有有钱的人家愿意花钱买这些东西。
  赵胜礼对赚一些小钱不在意,但是时不时给人送一点难得的土特产,可以联络关系,人家也愿意收下,关系有时候比这些小钱可以难得千万倍的。
  当然,这也是他帮衬这个堂弟的原因之一。
  杨大芳自然不知道她的仔姜出了省会就翻倍了,即使知道,也只是对别人头脑的欣赏,倒不会有别的想法。
  另外一边,当拿着卖仔姜的钱,桂花嫂子等人的心情,别提多激动了。
  他们一家就种了一块瘦土的姜,但是就这样一块平平无奇的地,竟也收获了几百斤的姜。
  每家都一下赚了两百多元钱!
  这在乡下,真是难得的巨款了。
  要知道在乡下,可没几个人家有这个钱,农人一年干活下来,也就图个温饱,即使养两头大肥猪,也不过卖个两百多元钱而已,而这些钱,可是要留着日常买油盐,走亲戚,来年买种子等的开销。
  而养猪多辛苦啊?得养一整年呢,还得除掉猪子的开销,中途消耗的粮食,以及如果猪生病,会亏本的风险。
  对比之下,这个姜,是真的轻松不少,还赚钱。
  这些人对杨大芳越发感激了,同时也打定主意,以后一定要跟着杨大芳的脚步走,能发财啊。
  等村人知道姜竟然能卖到七毛一斤,都悔恨到了极点。
  他们当天下午看着被拉走的姜,对杨大芳是羡慕到了极致,那得几千斤吧?那不得赚了上千的钱?
  不少人都过来询问种姜的法子,杨大芳是个不藏私的,把种植要点都告诉了村人。
  村人暗暗下定了决心,明年一定也要跟着多种植一些姜。
  而不远处的杨婆子和朱大猪,别提多么的妒忌愤恨了。
  不过,他们也只能偷偷的看看人家,不能对杨大芳做什么。
  谁叫村子里的人都喜欢杨大芳一家,并且杨大芳嫁了一个团长呢?
  而杨大芳种植的要点,他们也偷听到了,心里也暗暗发誓,等明年,他们也跟着种植姜。
  弄了一笔钱,杨大芳心情又愉快了起来。
  而这个时候,张小丽的相亲对方还没消息,但是给两个孩子找的老师,竟有了着落了。
  何白杨喜欢舞刀弄枪,由何大山出面,让隔壁的谢逊收两个孩子做徒弟,带孩子每天早晚练一练基本功。
  虽然谢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,但是在拳脚功底方面,是相当牢固的。
  有鉴于自己大女儿的教育失败,谢逊最近想了又想,决定操练自家几个孩子,杨大芳家里两个孩子和谢逊的两小的差不多大,何大山便做主,让两个孩子跟着学了。
  谢逊自然是欢喜了答应了下来。
  所以周一一大早,两个孩子就被杨大芳送到隔壁,由谢逊教拳脚功夫了。
  两个孩子放学早,下午三点就接回家了,谢逊只要有空,早早下班回家,就开始带着孩子打拳。
  谢逊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只跟着学了半个时辰,就打滚不学了,只说要做家庭作业,到底是小姑娘,长大了也有主意了,谢逊不好出手揍人,只能带着两个小男孩打拳和跑步。
  于是谢家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